英国人伍德福德出任奥林巴斯总裁不久,因为坚持调查公司过去的灰色交易和其他高管发生冲突被突然解职。在向英美监管当局和媒体告了一堆“洋状”,上个月底他又到东京潇洒走了一回。和10月份他离开的时候的“人走茶凉”比起来,这次颇有“荣归故里”的感觉,不仅有日本警方护驾,所到之处都被挤得水泄不通。彼时将他扫地出门的“老领导”菊川刚此时已经被迫辞去董事长一职,但还是和伍德福德一样保留了董事的身份。可是就在伍德福德公开宣布要在董事会上和菊川“对视”、对质以后,后者立即退出了董事会。
其实这样的“临阵脱逃”一点都不奇怪,日本人都竭力避免正面的冲突,日语里的脏话也少,说话的时候都要绕几道弯,要让菊川和得理不让人的老部下去“眼对眼”,他当然受不了了。说来好笑,当初以伍德福德与公司的文化格格不入为由把他解雇的时候,明眼人都知道这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毕竟前者已经在奥林巴斯辛辛苦苦工作了30年,半个月前被提拔为CEO的时候菊川还称赞他深谙日本文化。文化是个筐,什么借口都可以往里装。可是文化差异又是确实存在的,要不然怎么做了20年的假账没出事,这个英国人上台半年就全给捅出来了呢。
和以个人主义的西方社会截然不同,大和民族的社会关系都是围绕一个“和”字运行,行为处事是礼让三分,不让别人难看,也避免给对方添麻烦。和“人来人往”的外企相比,日本企业重视内部的协调发展,“正社员”视公司为家,因为跳槽也会遭人白眼,工作起来都勤勤恳恳,竞争都是小范围的,薪水根据年龄和资历来定,升职除了考虑能力还要论资排辈。尽管等级意识强烈,但在公司里大家都各司其职、各就其位,所以权力其实很分散,在集体决策过程中为了寻求共识甚至可以议而不决。像伍德福德那样事必躬亲、“越级”向下发号司令的举动,在他看来是首席执行官的责任和权力,在日本人看来则是不懂规矩。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万众一心”固然可以带来“团结就是力量”的效果,却也有集体迷思的副作用,最明显的就是中肯的意见和新思想受到压制、人人都成了所谓的yesman。以企业为家虽然是好事,但是这个“家”归根结底是投资人的。在一般的上市公司里,投资者是才是所有员工的衣食父母,出于利害关系他们会对管理层进行监督。但是放到在日本文化里这种关系就有点变样了:基于相互信任和维持“和”的目的,资方和管理层都喜欢避重就轻,以免成为“麻烦制造者”。另一方面,因为从小就被灌输了“不要成为负担”的思想,员工们的集体归属感非常强烈,这个集体可能是某个部门,也可能是整个公司;又因为投资人并不直接参与公司的管理,员工们对公司和上级的忠诚并不一定就是对股东的忠诚。
菊川董事长把伍德福德从欧洲召回并任命他为公司的总裁,大概是以为这个白皮肤的外国人已经被奥林巴斯的企业文化同化了吧。按照一般日本人的逻辑,凭着菊川的资历和地位,只有他的最后拍板才算数,但是事情的后续发展证明了他的失算:伍德福德把自己的升职看作是董事会和股东的信任,以为从此可以独当一面,当他发现处处受制以后,居然以下犯上向董事长逼宫,要他让出CEO的位置,等到他查实菊川参与做假、要求他对投资人负责引咎辞职的时候,后者忍无可忍地将他扫地出门。
话说丑闻暴露以后,奥林巴斯的市值大缩水,伍德福德四处游说要求罢免现在的管理层,外国股东也支持他重新执掌公司的经营大权,日本的公司治理改革也因为他的推动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此事又一次说明在“一团和气”的日本社会,因为没有矛盾或者掩盖矛盾,变革的实现很多时候需要日本人说的“外压”。奇怪的是,然同样遭受不小的损失,奥林巴斯在日本的大股东对伍德福德的官复原职的动议表现得异常的冷淡,是不是还是把“和”放在自己的经济利益之上呢?
0
推荐